黎叔按:丙申夏,携子往游三晋,一路经行,登太行、涉雁门、造平城,过晋阳。泛舟西河之上,凌阁汾水之裔,吊古战场于上党,参太史公于龙门,凡二十日。初,与巴陵许光兄有贩书日志之约,出游不可无记。篋中藏《读史方舆纪要》《山西古战场野外考察与研究》二书。昼则登山临水,暮而援笔记之。旅中仓促,不及雕镂成文,第不过流水账耳。不意书友读而好之,遂不惮其烦,理董成章,分上中下三编,若于他人往游河东,有所裨益,亦不负当时困倦之余,抄书打字之劳也。
旅行日志8.3:
凌晨4:40起床,5点到保定客运中心,买票。票价80余元一人。儿子忘带路上吃的零食,又回酒店大厅拿。小家伙好像还没进入旅行状态。途中卫生状况极差,公路边垃圾成堆,空气中弥漫着刺鼻异味。车走走停停,一路上客下客。走了一个小时,还没出城。好不容易到唐县,又至曲阳县已经是8点多。问司机何时可到五台县,师傅冷冷地说,还早得很,十二点以后,才知道根本不会走高速,网上说,保定到五台县就两百多公里。三个小时以内可至。
好不容易到达阜平县城,这座山城极为干净,在我去过的县城中,唯有株洲炎陵县可以媲美。路边一排卖大栆的店铺。出城不久即到长城岭,石山突兀,万峰插天,明代之巨防也。现在尚有长城、藏兵洞、烽火台遗址,惜不能一往。本地有关于杨六郎抗辽的传说,路边有清水一泓,绿得让人心醉,或即马刨泉。出龙泉关不久,山势复平缓,11:03到达五台山景区。一路有溪,即发源于五台山紫霞谷的清水河,清浅可爱。在北方看到这样清澈的溪流,特别想亲近。村边的孩子在水中嬉戏,真幸福!
至耿镇,河面渐寛,水仍然清澈见底。路边山村,几乎每村一寺。可见佛教在五台山区之深入人心。至茹村,堵车。一路上我们见到至少500台以上运煤挂车。致使车行极为缓慢,走走停停,苦不堪言。花了7个多小时,才到达五台县城。下车时司机递给我一张名片,说,回来坐我们的车。
行车途中
我宁愿步行,也不坐你这劳什子车了!
打车至饭店,点两碗手搟面、炒鸡蛋、松子玉米,38元。见有五台宾馆,即入住。县府老宾馆,条件尚可。睡至三点。决计去佛光寺。
坐上去豆村的公交车,价每人10元。半小时后到达,路边有私人出租,索价30元,去四公里之外的佛光寺。一路风光无限好,两排白杨树荫遮蔽,阳光斑驳地洒在路面上,道旁不知名的野花自顾烂漫开着,庄稼则肆意生长,时有斑鸠和喜鹊从草丛中飞出。虽然只有几里路,彷佛时光穿越,在1000多年的古代建筑前,万物自得,生机盎然。
佛光寺
佛光寺的历史不必细表。中国现存的四座唐代建筑,佛光寺即其一也。这座东亚规制最大,保存最完好的唐代木构,在会昌法难后的公元857年重建,一千多年来,因为远离五台山寺庙羣,得以幸存。直到粱思成林徽因根据敦煌壁画所见多方探访,才找到大山深处的这座千年古剎。今天,这里依然交通不便,游人稀少。它也许逊于明清宫殿的精巧细密,但其中透露出简单豪放的气质更能感染人。东大殿唐制的泥塑和壁画精美绝伦,可惜不能拍照。殿右有祖师塔,粱思成断为北魏制作。下层台地北面有建于金(公元1137年)文殊院。夕阳西下,站在东大殿外,眺望对面的远山,几不知今世何世。
祖师塔
回程搭上从北京来的秦先生情侣二人。途中问司机,西汉的虑虒古城安在。《读史方舆纪要》说在县城东北,李零《大地文章》说在古城村东北。司机不知道,只好作罢。
晚饭和秦先生二人一起吃饭,买单。约定明日往访另一唐代建筑南禅寺。
旅行日志8.4:
清晨七点起,略有凉意。上的士,示以网上找到的虑虒古城遗址图片,司机说大概清楚地点,遂驱车前到古城村,至豆村的分岔路左转,约一千米处,有明显夯土痕迹、数百米长的一道土墙,中间已被公路截断。就是这!我敢断定。
古城墙约剩三四米高,两侧是茂密的庄稼地,墙体遍布荆棘灌木。试图攀援上去,手为刺破,只好作罢。据李零先生的推断,“肤施”、“虑虒”、“滹沱”皆为匈奴语,发音近似,实际上是同一地名,即今日五台县所在地。赵灭中山国,迁其君至肤施,以前认定在陕西榆林一带。李零先生则认为,赵将中山国君从滹沱河下游的灵寿古城(今河北平山县)迁至滹沱河上游的虑虒古城。肤施即虑虒也。
中间发生了一段有趣的事情。当我询问村里一位散步老人关于古城的情况时,他反问我找它干什么?我说书上记载了。他又问了一个使我脑洞大开的问题:“书上有没有说我们村有宝贝?”回来的路上,我一直在脑补自己身携虑虒古城藏宝图,被村民集体追杀……
八点和秦先生情侣二人去南禅寺。的士索价120元。至东冶镇,司机告诉我们,此处为五台县最大的镇,常住人口五万人。五台县城常住人口亦不过数万,全县人口三十余万。难怪县城如此安静!又,县城中仅有的士100辆。
很快到达南禅寺。南禅寺与佛光寺同为五台县仅存的两座唐代建筑,距今1200余年。大殿较佛光寺小了很多。中有唐代雕塑十余尊,历经千年沧桑,仍然颜色鲜明,栩栩如生,极为精美。不过据《中国文物报》报导,据《中国文物报》报导,这座偏僻的古寺遭到一场浩劫:1999年11月24日晚7点左右,三名歹徒闯进南禅寺,将保管人员打伤捆绑起来,割断电话线,砸开佛坛的钢网门锁。大殿里的唐代佛像被当胸挖开,腹内宝物被偷走,文殊菩萨的后背也被掏开,其余几尊塑像同样受到破坏。唐代特有的两尊最美丽的“似宫娃”供养菩萨被锯断劫走,狮童塑像也从脚跟处被掰断劫走。今天所见的唐代金刚,双臂已断,不知是不是当年的浩劫所致。大殿禁止拍照,两位年轻人一左一右,立于门口,好像两尊门神。
南禅寺
离开南禅寺,返回县城。秦先生二人往五台山台怀镇景区,顺路将我和儿子带到豆村,等去往代县的公交车。握手道别,人生中有此一天的缘分,或天定与?
豆村到代县的车行极为缓慢。至峨岭寺离开五台县境,入繁峙县。途中在峨口镇停半个小时。镇上有太原铁矿,环境很差。镇外有奶奶庙,昨天的士司机说,在五台县,几乎每个村都会有观音的奶奶庙和关帝庙。
代县是山西之行非常向往的地方。此地“外壮大同之藩卫,内固太原之锁钥,根袛三关,咽喉全晋”(《读史方舆纪要山西卷》)。李牧、李广、杨业等诸多名将在这里留下足迹。北面的雁门关更是雄峙晋北,闻名天下,能够亲临,是多年的宿愿。
至代县近3:40,根据秦先生的攻略,入住开普顿酒店,性价比超高,离边靖楼、代县文庙仅一箭之地。至城楼西门,由文管所的管理员开门,上城墙。城墙外包砖,为新制。内层的夯土是老城。北面一线城墙则保持原样,更有沧桑感。等角楼四望,平野边城尽收眼里,不亦快哉!
代县城楼一角,图为管理员在开门
新旧城墙
北面一线土夯老城墙
下城楼,吃驴肉碗托,代县名产也。放醋太多,极酸咸,然驴肉滋味真好。打车至湿地公园,看滹沱河,水面寛仅三四米,这么一条历史上著名的大河,今日尚可见百米以上的河床,茂草遍覆,成了牧羊人的乐园。
回程,访县政府院内的元代阿育王塔。
阿育王塔
旅行日志8.5:
早起,儿子还在睡觉,步行至汽车站,车站在一条小巷子里。路边有私人出租。有一位老汉(后来才知道他只有47岁)愿意载我们去雁门关,索价180元,包括雁门关的门票两张。这是一条地下旅游产业链,专门对付门票高昂的“正规”管道。我要求他除雁门关之外,另送我们去旧广武。
回到酒店,吃过早餐,去代县文庙。九点多司机来接,驱车赴雁门关。
雁门关在代县西北三十里的勾注山。又称“勾注塞”、“西陉关”,“两山夹峙,形势雄胜”(《读史方舆纪要山西卷》),《吕氏春秋》云:“天下九塞,勾注其一”,为明代外三关最东的一座关隘(最西为偏头关,在河曲县,临黄河,中为宁武关),所以分别内外也。据历史地理学家靳生禾统计,发生在雁门关的古代战争,其荦荦大者即有20余战。
旧雁门关并不在今址。史念海先生推断,古雁门关应在今址“西侧的西陉之上”。山西历史地理学者靳生禾、谢鸿喜二先生进行野外实地考察后,证明了史念海先生的推断,并进一步指出,战国雁门关遗址,在西陉当地人称为“铁裹门”处。汉武帝发卒万人治雁门阻险,就是指铁里门(《山西古战场野外考察与研究》)。
常年疏于锻炼,登山大不堪。好不容易挨到“萧峰跳崖处”。没错!这里新立了一块石碑,明明就是这么写的。衷心佩服雁门关旅游的管理层,金庸小说看痴迷了,要不要再来一处萧远山大战带头大哥等中原武林羣豪的纪念碑--这可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战或者替萧峰和阿紫来一个合葬墓。登关楼四眺,始知书中所言不虚,雁门重险,天下巨防,当之无愧!
萧峰跳崖处
稍微遗憾的是太新。关楼新,城砖新,居然还有一座宝塔,一处碑林。另外一个山头有烽火台,兴冲冲打算过去,却发现西楼通往此处的铁门上锁了。火大又无奈。下山,门口一排新制的武将雕塑,有杨业,还有杨业子虚乌有的七个儿子,介绍文字全部来自《杨家将演义》。比如二郎手托千斤闸,五郎出家五台山。唉!要不要这么有娱乐精神。
雁门关
很遗憾不能去铁裹门。没有当地人的指引,羣山莽莽何处寻,即使能找到,也得花上大半天的时间。据靳生禾先生说,这里有大量的战国绳纹瓦和汉代遗物,真想捡两片回来。
司机驱车北行,几分钟后到达新广武村。这里太漂亮了!旅行书上说,新广武非常破败。是的,这是一段真正的野长城,没有任何修复。羣山逶迤,长城若隐若现,数十处烽火台孑然相望。村子里,几座高大的城楼虽然残破,但还保留原型。赶紧叫司机停车,拍照。
新广武村
两三分钟后至旧广武。这座明代古城保存相当完好。除箭垛部分为新补外,城墙主体包砖皆为明代原物。城中全是农家住户,只有几位摄影爱好者和自驾游的家庭在城里游玩,再没别人来!
旧广武村明代城墙
心里惦念新广武,太喜欢那个地方。去朔州的车还早。找了村民,骑摩托车送我们到十字路口,将包寄存路边的杂货店。走路去新广武村。
新广武村村中
在太阳的炙烤下,走了十多分钟。儿子走不动了,在树荫下休息。我贾余勇,登上村外山坡一座孤零零的城楼上。
长风送爽,襟袂欲飞。北面是一片平畴,汉代雁门郡治阴馆城所在地也。南面,雁门关重险所在。东西两侧,长城一线逶迤,虽只剩下断垣残壁,气势仍足以悚然动人。当年杨业领数千骑,悄悄从西陉铁里门出,循白草沟一线之赵庄、白草口、柳林、油坊诸村,出山口至旧广武村(当年尚无城),折而东循太和岭山根至新广武村,再循广武沟一路东南行,经后腰铺、大峪沟至雁门关,配合守关的主将潘美,把来犯的十万辽兵包了饺子,打得落花流水(《山西古战场野外考察和研究》),今日登临,纔算是完全读明白了这一段。
山头孤零零的城楼
在城楼上坐了半个小时,下山。不耐久等,包车去朔州。本拟去宁武县阳方口,再去狼儿村(东狼儿、西狼儿,杨业战死处),考虑到时间问题,只能作罢。这样走,走两个月也走不完。顺便要说的是,电影《忠烈杨家将》的两狼城,有所本,即二狼村。非向壁虚造也。
到朔州,不停,直接到汽车北站买了到应县的车票。一路东行,朔城区(旧称马邑)北面羣山起伏。汉武帝当年以三十万大军埋伏在山谷中,欲诱匈奴来全歼灭之。在哪片山谷,不知有人考证出来没有。我来吊古,亦只能暂付阙如了。
旅行日志8.6:
应县的商业气息很浓。我们住的国利假日酒店价格不算低,环境却很一般。木塔前街一排小吃店,多售应县凉粉,门口堆满盒装本地特产,但生意并不好,饭点了,没几个人就餐。
早晨看过应县木塔。塔分五层,据说使用的木构件达到十万之多,没有用一根铁钉。巍然高耸,很有宗教的庄严感。只能在一层参观,不准上塔。摄影数帧。
坐上去浑源的公交车。车行一个半小时到达县城。据说浑源是个出美女的地方。不过关于浑源的女人,有一个可能不太为人所知的掌故,因为事近猥亵,就不说了。姚灵犀的《思无邪随笔》,有一则专门谈及。
车站很多私人出租。一名皮肤黝黑外表憨厚的中年男子说,20元载我们去悬空寺,30元去恒山。上车后,他又极为殷勤地建议我们包他的车上恒山停车场,游玩之后再送我们回县城,中间等多久都行,价格200元。看我无意,他又主动降价,最后谈到150元。其实县城去恒山很近。我们从停车场开始登山,很快便体力不支。但儿子兴致很高,只好勉为其难,走走歇歇。花了一个多小时,总算登顶了。
恒山顶峰
悬空寺
对恒山实在无感,下山。司机在等我们,边走边说,是否可以顺便捎带他亲戚的两个小孩下山。我断然拒绝了他的请求,这不过是他想顺带捎客的伎俩。我已经出了超出大部分游客的车费,简单点说,就是被黑了。还想再捎人,不行!过悬空寺,没进去,120元的门票,类于抢劫。回程路上,司机对我说,他老丈人和别人合股买了台车,跑大同,不用到车站等,车站要很久才发车。我突然很烦这小子,有完没完,你们家亲戚怎么都这么不省心!看我拒绝,又说,他有朋友开到大同的出租,可以拼车一起去?要不要打个电话。懒得再回答他,只是问,有烟吗?我的抽完了。这家伙就再也没吭声了。
浑源汽车站到大同平均半小时一趟。一路无话,很快就到了大同市,叫了滴滴,直奔凤临阁。前年,我同儿子沿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大致分界线,从北京出发,过山西、内蒙、宁夏、甘肃、青海,最后横穿祁连山,从酒泉到达内蒙额济纳,古居延地。曾经在大同停留两天,对这座城市印象极好。凤临阁是大同美食的代表,羊肉烧卖是一绝,记得前年我从北京出发时,遇到青岛我们书店的老马,他听说我要去大同,一再叮嘱我要去凤临阁吃羊肉烧卖。店中的酱牛肉、沙棘汁等都是儿子的最爱,还有我特别喜欢的刀削面。儿子在之后的两年中,屡屡提及凤临阁,此次来大同,可以说就是为了这顿美食。我们去的时候,不到五点,但是店里客人已经很多。点心上得很慢,中间上网查了下酒店,连续打了几个电话,都已满客。干脆不管,吃完再说。
沿步行街出永泰西门,过城门。大同新建的城墙非常雄伟,让人想起北魏的平城时代。永泰西门左侧,有古城墙遗址,前年曾攀爬上去过。
一切都像发生在昨天。
大同城楼
旅行日志8.7:
懒人就是这样,早晨和儿子在众多的大同美食中,独具慧眼选中肯德基而大嚼。去魏都古玩城,以为那里也有如简牍博物馆一样的周末书摊,结果扑了空。干脆又叫车去大同书城。网上显示这家民营书店是大同最好的实体书店。事实上却令人失望,只买了一份山西省地图。我半年前买了一本山西省地图册,圈圈点点,做了很多记录,不慎丢失在朔州至应县的汽车上。
十一点去凤临阁。等餐的客人已经排到第45桌,我们去太原的火车是下午两点。儿子颇识时务地放弃了这顿美食。在对面的中易餐厅点了东西。
这次到大同。颇有失策处。首先是没有预订酒店,遇上暴雨,非常狼狈。又错失了儿子期待的美食。这两年来,似乎大同的旅游业发展迅猛。我们以前入住的大同府客栈,价格涨了一倍,酒店入住率很高。街上经常看到来旅行的外国人。凤临阁门外,很多外地车辆。前年我们去云岗石窟,人很少。今年看来,估计是人满为患了。
前年去大同,最有意思的是找到了汉高祖白登之围的遗址。当时问的士司机,都说不知道。有个家伙甚至差点把我们拉到阳高县--阳高县也有一座白登山--小白登。实际上汉初,冒顿单于以三十万控弦之士,围困汉高祖的白登山,就在大同市东郊五公里处的倸凉山。现在那里立了一块石碑,额曰:白登之战遗址。山不高,坡度平缓,山顶宽广如台,几乎无险可守。所以我一直没明白,以冒顿单于之勇决,完全可以以数倍兵力的优势发起强攻,高祖或不能免矣。为什么没攻,或者说为什么没攻下,或许是因为天气原因。根据王明珂先生在《游牧民族的抉择》一书中的统计研究,匈奴对汉的战争,多发生在秋天,秋高马肥,正可大举。而汉打击匈奴,多在冬春二季,游牧民族马匹最羸弱的时候。或许在雨雪之季,匈奴的战士本无战心与?冒顿亦见好就收,成就了陈平的“奇计”。更何况,汉军的主力就在广武。
饭后访华严寺。寺在凤临阁左近。最炫的大雄宝殿,始建于辽清宁八年(公元1062年),金天眷三年(公元1140年)重建,总面积1559平方米,为现存古代木构宗教单体建筑中规模最大者,正脊的琉璃鸱吻高四点五米。
两点整上了y655,大同直达太原的专列,中间不停站。晋北之旅匆匆结束。遗憾没去偏头关、老牛湾、杀虎口(走西口之地)、宁武关、管涔山等地。如果到晋西北这一带,至少要多花四天时间。
五点到太原。找到商业区附近的食品街,住布老虎客栈,闹中取静的地方。食品街类似长沙的太平街、武汉的户部巷,全是小吃店,热闹非凡。路上看到太原市古籍书店,放下行李独往一探。店不大,有三联、中华的专柜,书法类书籍不少,而其他古籍社的品种就不多见了。设了三晋文化专柜,有几册书想买,问店员,说不快递,遂弃去。店中尚有不少线装古籍,价格稍贵,都装在玻璃柜里。这是属于太原新华书店的一家分店,能经营到现在,实属不易。又到对面的新华书店,购地图册两本。
明日拟去晋祠。
旅行日志8.8:
2008年,我曾经在太原短暂停留。这次重来,风景依稀。古籍书店是肯定拜访过的,当司机带我从汾酒宾馆经过时,我确切地想起来了,当年就是住在这家宾馆。旁边有一家特价文史书店,书很好,不见了。不远处是山西省政府,以前阎锡山就是在这里办公。我们在食品街,那时候还很脏很乱,吃了灌肠。
去晋祠。公交车上人太多了,又堵车,花了一个半小时才到达。甫一下车,即有十余名当地人蜂拥而至。说到晋祠还有3公里,坐车去一人五元。不理他们,走路去。关于晋祠,为人所艳称的自然是圣母殿、献殿、鱼沼飞梁,还有号称三绝的周柏、难老泉、宋侍女塑像。这里是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,宋元明清古建荟萃之地。
晋祠
晋水之源——难老泉
按照晋祠的出门路线指引,结果绕了一个大圈。沿着红墙走了几里路。本拟去天龙山石窟,终于作罢,实在是累得走不动。据了解,天龙山石窟经过盗毁,几乎所有的造像头部都被偷走,散落与国外各大艺术馆。石窟多为北齐时物,也有隋代开凿的。粱思成先生说,天龙山僧侣与印度交往密切,故其造像艺术受印度影响很深。印度秣菟罗美术馆于天龙山石窟的造像非常相似(《佛教的历史》)。
终于走到镇上。刚好一台的士过来,请他带我们去晋阳古城。问司机知道去否,司机信心满满地说,就在古城营村。北行数里,在古城营大桥右拐,入村,询诸本地人,告诉我们朝南走,现在正在建新城的地方就是。我说,应该在南城角村,不是现在的新城。按照指引路线,沿南面乡间公路数里,中间见一正在新建的气势雄伟的“古晋阳城”,估计不久后会成为晋祠附近的又一旅游景点。一路又问了好几位本地人,才到了南城角村。
按照《读史方舆纪要 山西卷》太原府太原古城的记载:“太原旧城,晋并州刺史刘琨筑,高四丈,周二十七里,城中又有三城:一曰大明城,古晋阳城也,《左氏》谓董安于所筑”。但据靳生禾先生考证,此说盖沿袭了《括地志》以来的成说。后来的学者亦大多引此,认为这座大明城即知伯决水灌之的古晋阳城。而事实上,在上世纪60年代,谢元璐、张颔二先生对晋阳古城遗址做了初步勘察,发现由今南城角村以北至古城营村,折东至东城角村,再折南至南瓦窑村西北,再折西回到南城角村,南北4500米东西2700米的略呈长方形的古城遗址。靳生禾先生指出,以周回仅四里的大明城,难以抵抗知氏、韩氏、魏氏的长达二年的围攻,刘琨于风雨飘摇、强敌环伺之际,也不太可能筑此周回二十七里的大城,可能只是对原来的董安于古晋阳城进行了修复加固,而大明城,只是古晋阳的宫城。
我和儿子步行入村。村很大,住户过百。连续走了几条巷子,都没有找到旧城墙遗址。询诸乡人,多云不知。时当正午,太阳炙烤,村民大多在午休,几乎无人可问了。我们整整转悠了半个小时,最后才在一位中年人的带领下,东转西转,在一处围墙停下,说,就这了!
晋阳古城遗址
这就是“公宫之垣,皆以获、蒿、苦、楚墙之;公宫之室,皆炼铜为柱质”,坚固无比、兵尽援绝犹可用荆条为弓矢的晋阳城?现在,高高的水泥墙下,一段不足百米长的土墙,如果不是围以栏杆,恐怕是很难和“水浸城仅三版”仍未被攻克的晋阳城联系起来。刘越石当年“在晋阳,尝为胡骑所围数重,城中窘迫无计,琨乃乘月登楼清啸,贼闻之,皆凄然长叹。中夜奏胡笳,贼又流涕歔欷,有怀土之切,向晓复吹之,贼并弃围而走”(《晋书.刘琨传》)。如今,英雄的传奇早已飘散在风烟之中,当亲临故事的发生地,被风干的书本文字重新拥有了新鲜的血肉。
晚饭,在万达广场凤临阁太原分店吃饭,算是今日辛苦的最好慰劳。饭后按照网上的信息访山西最好的民营书店万象书城,却找不到,问人,都不知道,怏怏而归。书店怎么都这么难找?
-TO BE CONTINUE-
山西相关书籍
扫码添加微信